公司新闻
刘愿副教授应邀参加第二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7月7日至9日,我司刘愿副教授应邀参加了清华大学市场与社会研究中心第二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报告了《看不见的手如何治理货币?——声誉机制的作用及来自民国白银风潮时期银行微观数据的证据》一文。该文系统梳理了哈耶克1976年提出货币非国家化理论前后关于货币竞争可行性的理论争论和经验研究成果,在重复博弈和关联博弈的视角下对竞争性货币发行下发钞行的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理论分析表明,在竞争性货币体系下,市场竞争迫使发钞行在短期必须在发行收益和信贷收益之间权衡选择,银行过度追求发钞规模会损害其声誉并进而减少其信贷收益;在长期,银行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声誉可以提高其要素禀赋,可以使发行和信贷规模同时扩张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水平。利用20世纪30年代初35家发钞行的月份发行数据和150家银行的营业概况数据,文章检验了银行声誉对银行发行、经营和绩效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声誉越好的银行(生存历史越久或称为上海银行公会会员),银行发行环比增速越慢,发行越稳健;声誉越好的银行,其业务经营拥有诸多优势,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存贷款规模越高,这些经营优势确实转化成银行的高利润;而且前期利润越高的银行在后期发行越稳健。文章进一步对实证研究的样本选择偏误、个别银行的倒闭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和基于兑现货币的经验研究也适用于信用货币的竞争发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概言之,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恰恰是银行追求利润的动机本身,构成了对银行发行的有效约束。在声誉机制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银行将保持稳健发行。文章深化了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并提供了基于微观银行的经验证据。 论文报告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评论。会议主办者耶鲁大学及清华大学陈志武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马德斌教授对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作者继续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 量化历史研究是清华大学市场与社会研究中心于2013年开创的一个讲习班和国际学术研讨会。讲习班每年面向全球招生免费为学员提供住宿餐食和往来交通费用,邀请国际知名经济史学者为讲习班学员授课10天。在讲习班期间同时举行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筛选30篇左右优秀论文(包括讲习班教授的论文)举办2天的研讨会。量化历史研究旨在推动我国利用丰富的史料和数据,并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史问题。 |